您的位置:首页 > 车间护栏网车间护栏网

博物馆为何喜欢用伸缩隔离带?

admin2024-08-30人已围观

到不同的城市的时候,条件允许的话我喜欢去当地的博物馆参观,真的见到了很多博物馆都喜欢用伸缩隔离带,但是在我看来,这不是一种滥用,而是一种很好的管理方式跟策略。

因为博物馆也不是随地使用伸缩隔离带的,就我所见到的,博物馆使用隔离带,一般是为了保护展品,以及维持会馆的秩序,从使用效果来说,还有挺有用的。

很多人去博物馆参观的时候,都会看到展品边可能会有这样的标识牌:请勿触摸。

但是不少人却缺乏素质,无视标识牌,还是喜欢用自己的手去触摸。

而博物馆不少展品是已经有了“一定年纪”的文物,如果每个参观的游客都摸一把,文物可能展出不了多久,就被“玩坏了”……

所以,不少博物馆就在展品周边一米五左右的距离,拉起了伸缩隔离带,把游客跟文物隔离起来,保护了文物,使其免受破坏……

这怎么能够算滥用隔离伸缩带呢?不是的,对吧?

所以,我对于这种使用方式,还是挺支持的。

我们想要看,就看好了。如果希望看仔细点,一米五的距离也并不远,足够我们看清了,有的隔离带还不到一米五距离呢。

再说了,游客的素质参差不齐,遇到有素质的还好,遇到没素质,还可以在文物上面刻“某某到此一游”,文物就得遭受无妄之灾了。隔离起来,也是更好的保护它们。

而除了隔离人与博物馆展品,伸缩隔离带还扮演着秩序维护者的脸色。

我国不少城市的博物馆是免费开放的,每天要接受来着四面八方的游客,但是博物馆的容量有限,不可能无限制的接待游客。

怎么样控制秩序呢,这个时候隔离带又可以发挥作用了。

使用隔离带,将排队的队伍分成不同的队列,有预约的通道凭证件即可入场,而且人数一般也是比较好预估的。没有预约,现场直接领票的,一个隔离带大概可以站多少人,一次能够容纳多少人进入,都可以通过现场的安保、检票人员负责管控,维持好秩序。

要是没有隔离带,可能队伍排着排着就乱了。

乱成一团的队伍,可是会影响参观体验的呢。

所以,这种情景下,使用隔离带,我也觉得合理没毛病。

有时候,我们考虑问题,多从对方的角度去考虑,看看对方的目的是什么,效果怎么样,也许就能够更好地理解、评价对方的意图了。

今天实在是有点疲惫,馆里并没有什么业务上的工作,也没有特别值得和大家汇报的感悟。所以就把自己的一篇稿子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好不好的,就当是滥竽充数了。

前阵子我吭哧瘪肚的熬了好几宿,憋出了一篇讨论博物馆展览中护栏应用的文章。对于护栏这个事情,我确实是关注了很长一段时间了。但毕竟护栏在整个展览的设计中占比太小,小到大家都知道现实中存在问题却又都不愿意拿到桌面上公开来谈。

而我身边的一些人认为,博物馆滥用伸缩隔离带的行为是可以通过增加对其的关注度来解决的。这是一种方法,但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一篇题为《具象与抽象的距离——关于展览中护栏应用的三个问题》的稿子里,我讨论了三个问题:展览中的护栏应统一标准,还是单独设计?伸缩隔离带为何被滥用?从护栏到“距离”,博物馆要如何对待?我感觉我已经把自己想要说的内容都表达清楚了。

下文就是此篇文章讨论的第二个问题。

伸缩隔离带,全称为不锈钢带式伸缩围栏,依靠价格低廉、一物多用的特点,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被应用广泛,但如果作为防护措施应用于展览,则非常不妥。一是高度问题,伸缩隔离带的栏杆柱通常在90公分左右,这个高度对于一些美术作品是有视线遮挡的;二是颜色问题,隔离带大多以红蓝两色为主,尤以红色居多,很难与展览整体环境相匹配;三是给观众的感觉,隔离带所表现出来的“禁止”与“拒绝”的情绪,会让观众感到不受尊重,继而产生抵触心理。

现在博物馆的展出环境的确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必要的时候展览也需要利用一些辅助工具保证安全,如果用,是不是要把对展览的干扰降到最低?前文列举的关于护栏的优秀设计并不能代表整体水平,在当下大部分博物馆的展览中,伸缩隔离带仍然大量被使用,这是由博物馆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所造成的必然结果。

一方面,伸缩隔离带的滥用反映出馆方对展览的艺术设计仍然不够重视,尤其体现在对展览细节的处理上,手段单一,技术粗糙。

如,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文明之海——从古埃及到拜占庭的地中海文明展”在使用伸缩隔离带时就仅考虑了安全性,而没有结合整体环境为展览单独设计护栏,从展厅中一组伸缩隔离带的使用情况可以看到,红色的隔离带与地中海风格的展厅格格不入,显得十分突兀;

首都博物馆的“牦牛走进北京——高原牦牛文化展”也存在相似情况,在以臧地红色为主题颜色的展厅中使用了蓝色的隔离带,逼迫观众跳出了精心营造的藏文化氛围;

黑龙江省博物馆的“神奇之青冈猛犸象故乡”则没有考虑展品的实际情况,对放置于地台上展示的水牛头骨,仍使用标准规格的伸缩隔离带,视觉效果极差;

另一方面,隔离带滥用的现状也表现出博物馆过度谨慎的态度。很多时候,如果仿制品和复原场景不存在保存的问题,展览部门会希望尽量开放性的展示,避免任何在观众和展品之间的屏障,以增强展示效果。但实际情况是,即便展览部门设计了一个开放展示的区域,在展出后也会被管理层认定为是存在安全隐患的,并由安保部门布置防护措施。尤其是对于一些精心设计的大型场景,在隔离带的包围中失去了原有的味道。

最典型的例子是首都博物馆的“牦牛走进北京——高原牦牛文化展”,该展在序厅设计上可以说是精益求精,从展厅外的立柱的装饰,到地面上的金属牛蹄印,再到左右两侧的转经筒,最后是牦牛头骨环绕的序厅,这一条路上,每个设计都具有极其浓厚的仪式感,可惜的是,完美的氛围被一组伸缩隔离带打破。既然设计师能够花心思做那么好的序厅,那么大的场景,那么精细的环境,一定是不希望有任何分裂展览与观众关系的东西出现,而此处的隔离带就像是长了媒婆痣的蒙娜丽莎,使人大幅降低了继续探究美的欲望。

伸缩隔离带的深一层含义是博物馆对于观众的轻视和不信任,这一点值得我们深刻反思。诚然,随着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推进,进入博物馆的人群多了,个人素质良莠不齐,确实会发生一些损坏展品的事故,但参观博物馆,本身就是对公民素质提升的一种机会,因此,对参观行为的不当之处,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引导,而不是在还未发生时就全面否定。

我们强调展览中护栏的使用,不是说一定要让观众和展品零距离的接触,这反而又走上了另一条极端,安全不是使观众丢脸,而是以防万一的加强措施。但如果在已有的防护措施前再放置一组隔离带,把观众当贼一样防着,似乎有违博物馆对公众开放的初衷。

比如,新疆伊宁锡伯族博物馆中的一处场景,加高的地台、明显的标识已经十分明确的向观众表达了“禁止”和“不允许”,再增设隔离带也不会有更好的效果;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在已有的玻璃围栏外拉起来的一组隔离带,不知道是玻璃不放心还是对观众不放心;

湖北省博物馆对于曾侯乙编钟的保护可谓尽心尽力,鉴于观众对国宝级文物的极大热情,多一些防护手段也是必要的,但在已然完备的防护措施前面还要再摆放隔离带,则可以看出馆方给观众的画像是怎样的。

内容大概就是这样,目的只是单纯的学术交流。

不当之处,敬请赐教。

很赞哦! ()

上一篇:防护栏杆怎么搭设?'>谈谈自媒体、新媒体和融媒体

下一篇:返回列表'>返回列表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