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铁路护栏网

请问兰州到天水的路况如何?

时间:2024-02-14 19:07:58  来源:http://www.hbpzhlw.com  作者:admin

请问兰州到天水的路况如何?

这一路我经常跑,不知道你想问具体哪段的路况啊?

刚出天水到甘谷的高速洞子没通,需要翻山,甘谷开始一路高速,路况很好,不过你要注意路标,第一个定西方向的路标是错困汪的。反正一直走高速就对了,不要下。

定西那边的者脊洞首尺渗子比较黑,进去速度一定减下来。

过了巉口测速的很多,注意120.其他就没什么了,有问题可以找我。

希望帮到你,欢迎来兰州~~

天巉公路时二级公路,通车时间也不长,路况还不错。就是雀告隧道和缓坡比较多,驾车注意点就好了,尤其要注意那些超重的货车!三个多小时就可以从天水到兰州了。祝LZ一路顺风。

PS:天水有好多名胜古迹值得一游哦,就算不去麦积山仙人崖,在市区停含悉留半天也可以游览不少景点!顷老明

路况?磨兄公路? 天水到兰州分两段:天水到定西,定西到兰州 天水到定西的渗戚公路由于修的较早,所以现在还是两车道,中间没丛游陵护栏,路也不是很平。加上现...

现在已经没什么大问题了!

从天定高速走

兰州最早的剧院

规划中的兰州文化艺术中心

拆除中的兰州剧院。本报记者 郁婕 摄

兰州剧院“没”了。

从1957年兰州最早的一所大跨度剧院到2009年的“一片瓦砾”,兰州剧院在走过52个年头后,戛然而止!当然,与兰州人最熟悉的那幢建筑一起灰飞烟灭的,还有“兰州剧院”这一称谓。

兰州剧院“演出”已经结束——有人这样说;兰州剧院真正的“演出”才开始——也有人这样说……究竟,瓦砾之上崛起的将会是什么?

百万元票房的记忆

一片残砖瓦砾裸露在骄阳下。

就在这个夏天的7月,兰州人与他们相伴了半个多世纪的兰州剧院彻底地“告别”了。

快到上午11时的时候,老胥又从机房里转了一圈,一看没事,他就下来到院子里凉快凉快。

“我是1978年来的,马上就退休了,退休手续已经交上去了,(批下来)大概也就到八九月了。”老胥叫胥希虎,是兰州剧院的电工,也是眼下剧院里还在上班的职工中工作年限最长的一位。

带链 院子里,原先那幢楼顶上写着“兰州剧院”四个大字的三层楼已经没有了,一片空地上残留着碎石和瓦片,空地的四周用一米多高的铁丝护栏圈住了。不过,拆除了的老楼的痕迹还是很明显的——一道深黑色残墙的印迹自然地在空地四周“画”了个圈。

“剧院的营业依然正常进行,现在主要是在剧院右边的附属小楼内放电影和录像。”兰州剧院副经理宋瑞珉说。

快中午12时的时候,老胥又上楼去机房看了看,机房和电影厅都在二楼,录像厅在三楼。老胥上去的时候,能坐100多人的电影厅里坐着4个人,一对小情侣和两个女学生。眼下,正是兰州各大影院的暑期档,上映的《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变形金刚2》、《麦兜响当当》等影片多是针对学生群体的。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到剧院的时候,看电影的人那叫个多,场场满,真正的对票入座,一场电影放下来,把好几个对票员忙坏了。”老胥是电工,所以,啥时候都要在岗。不过,像这样一天没几个人看电影的情况,老胥说他已经习惯了。因为他觉得“电影市场的辉煌已经过去了”。

老胥说他以前有个厚厚的电话本,上面的电话记得密密麻麻的,“知道不,这些电话都是求我帮忙找电影票的。雹野每次演电影,都有不少人提前给我留下电话,等我搞到电影票以后联系。”不过,几年后,老胥的这个电话本就没用了,没有人再托他找电影票了,“后来我就撇掉了。”

兰州剧院、解放剧院,还有金城剧院和东方红电影院可以说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兰州市几个比较有名气的剧院,这当中,尤其以兰州剧院为重。这不仅仅是因为兰州剧院1300多的观众容纳量,更是因为它曾在这个业界的“翘楚”地位。“(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具体哪年记不清楚了,我们兰州剧院创了100万的纪录,为此,还得到了表彰,颁发了证书。”老胥说的这100万元的纪录,也就是现在说的“票房收入”。“当时兰州市受到表彰的剧院就兰州剧院一家,因为,只有我们一年创造了100万的纪录。”

“1979年,全国城市电影观众达293亿人次,而到了1999年,观众则下降到了4.6亿(城市观众)左右,只相当于20年前的一个零头,是当时的六十分之一。”无疑,来自相关部门的这一组数据也从另一个角度佐证了像兰州剧院这样一批国字号老剧院的辉煌和没落。据了解,在电影放映业鼎盛时期,包括学校和厂矿企业俱乐部在内,兰州市有影剧院40多家。

眼下负责办公室工作的小梁是上世纪90年代到兰州剧院的,那个时期也正是剧院,特别是电影院观众流失最凸显的时期。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电影市场开始整体滑坡。“印象中,2000年我们剧院改造后引进的首部美国大片《垂直极限》曾经引起了相当的轰动,感觉有那么一阵子看电影的人又多了。”小梁说。

曾经的戏曲舞台主阵地

兰州剧院始建于1957年,是建国初期我国自行设计,由当时的兰州市人民政府投资60万元建造的兰州市最早的一个大跨度剧场,其建筑声学设计效果在上世纪80年代被誉为“国内十大最佳建声设计剧场”。兰州剧院不仅是兰州市文化出版局所属全民所有制文化企业,也是一所兼具源行喊市政府礼堂功能的兰州市老字号大型文化场馆。

“为什么叫剧院不叫电影院?就是因为它其实更为重要的功能是一个文化阵地——戏曲演出场所。”省剧协副主席、兰州市戏剧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严森林说,兰州剧院就是为了戏曲艺术而建立的,因为毕竟戏曲在我国的历史是远远早于电影的。“它曾是兰州市‘春光’越剧团(已撤销)、青年京剧团(已撤销)、秦剧团、豫剧团等省属市属文艺团体的专业演出场馆,也是兰州市大型会议、学术报告、群众文化及大型节会活动的主要场馆,国内外许多著名文艺团体、表演艺术家都曾在此登台演出。正因为此,它也成为了兰州市家喻户晓的标志性文化场馆。”

在严森林的印象中,“文革”之后的几年时间,兰州剧院可以说是兰州市戏曲演出的“主阵地”。“因为那个时期整个国家都处于恢复传统戏的演出阶段,这样前后有5年的时间,除兰州剧院外,金城剧院、兰园剧院等都频繁地进行着戏曲演出。”

对于这一点,老胥也有非常深刻的记忆。

和电影相比,老胥更爱看戏。作为老兰州人的他,尤其是喜欢听秦腔。在剧院工作的他,和其他戏迷相比而言,自然就有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上班的时候就可以过把秦腔瘾。“在当时,我们剧院的舞台还是相当不错的,灯光、舞台布置档次在同业中都是比较高的。大概在1978年,全省老艺人大汇演就在我们剧院进行,这次演出影响特别大,来看戏的人特别多,演出一直持续进行了近两个星期,当时,包括很有名的老艺人刘金荣、周振旭等都参加了演出。现在,参加当时汇演的那一批老艺人全部都去世了。”老胥说。

相对于剧院电影放映业务逐步走向低迷的状况而言,戏曲退出“剧院舞台”的迹象似乎来得更早些。在电影辉煌的时代,戏剧演出就呈现出了“没落”的景象,而随着电影放映市场在上世纪90年代的明显滑坡,兰州各大剧院中已经再难觅到“戏剧演出”的身影了。取而代之出现在“剧院舞台”的就是各种歌舞表演。1998年以李谷一、朱明瑛等为代表的东方歌舞团到兰州剧院的演出,无疑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老胥说:“不过像这样的专业歌舞团的表演毕竟是少数,随后,多是一些‘走穴’的非专业歌舞团。当然,这样的歌舞演出也只是红火了一阵子。”

“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戏曲自身的主观因素,还有客观原因。随着电影、镭射、录像、电子游戏等娱乐形式的风起云涌,使得戏曲舞台受到了冲击,加之戏曲自身发展也显现出一种萎缩的现象,所以,戏曲被‘挤’出‘剧院舞台’是一个现实。”严森林说,戏曲退出“剧院舞台”也说明了一个现状:剧院缺失了它本该拥有的文化场地的功能,城市文化场地和艺术舞台在萎缩。“这里不仅仅是指已经拆除了的兰州剧院,就目前兰州市而言,演出剧场也就一两个了。”

原址上起建文化艺术中心

来自兰州大剧院的信息:到2011年,兰州剧院将变身兰州文化艺术中心,成为我省具有较高规格、现代化、标志性的大型文化设施。

“拆除是必须的。”兰州剧院总经理秦永安表示,兰州剧院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谢幕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应该有更好的符合时代发展的新的(剧院)来取代它。”

秦永安说,事实上在2007年就因为消防原因,兰州剧院基本上处于停业状态了,因为尽管在过去,兰州剧院算得上是兰州有影响的和设施不错的“老字号”剧院,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特别是硬件上。“常年的超负荷运转,系统老化陈旧,消防隐患严重,拆除是唯一的选择。”

在兰州剧院之前,因为同样的原因,始建于1950年的市属的解放剧院和省属的飞天剧院、东风剧院等“老字号”剧院也都已被淘汰“出局”了。而随着兰州剧院的“消失”,兰州市演出场所的紧缺,使得兰州的舞台艺术无疑又缺少了一块属于自己的阵地。

“拆除是为了建一个更好的服务于文化艺术的‘舞台’,可能会有人担心处于黄金地段的兰州剧院届时将会倾向走‘商业化’路线,会丧失‘艺术文化舞台’的功能,我想说的是,将来新建的兰州文化艺术中心将比以前的兰州剧院从设施到服务领域都更好,它将是对兰州剧院这个‘老字号’和‘老品牌’的一种提升。”

据记者了解,在兰州剧院原址上起建的兰州文化艺术中心,预计投资2亿元,其主体工程建设将于明年全面启动,到2011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兰州市文化艺术中心占地面积11112.7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多功能音乐厅、多厅电影厅、文化教育馆、艺术培训和展览中心、文化T台、演员公寓、办公及辅助用房、地下停车场及设备用房等。建设项目中将充分考虑到了总体设计功能的先进性,其中多功能音乐厅建筑面积约6200平方米,设1200个座位,各种设施一应俱全,力求建成在西北乃至国内都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设施和城市标志性建筑物;多厅影院建筑面积约2800平方米,建成4个五星级标准放映厅。此外,艺术培训及展览中心、文化教育馆,不仅设有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艺术培训场地,还同时设有健身房、图书室、阅览室、美术绘画室、羽毛球场等多种设施,以满足群众文化活动的需求。

不是尾声的尾声

从小跟在爸爸屁股后在兰州市不少剧院里听过戏的严森林,眼下已经退休了,现在,他依然爱听戏,只不过不去剧院了——因为他找到了一个“新”的戏曲舞台。

“现在剧院也少了,更主要的是到剧院里也听不到戏了。那么,城市里的戏到哪里去了?都送到乡下去了。”严森林有些开玩笑地说了一句。

不过,和严森林一样,眼下,兰州不少戏迷听戏都不去剧院了,而是去金城关听戏。“在那里已经有六七个戏社了,来自外省以及省内市州的一些名角好家天天在这里演出。”严森林说当城市里戏剧专业队伍已经是“空穴”的时候,这种民间的戏曲状态绝对就是戏曲生命的一种延续,因为它表现出了戏曲特有的生态——戏曲的根在民间。“这个民间是广义的,它是包括城市和乡村的,所以,戏曲想发展,就必须占领城市,占领城市的剧院,占领城市的郊区。”

现在,秦永安每天上班的时候总是先在那一片空地前站一站或者转一圈,而每天心里盼的就是一件事:新工程赶快开工。而对于即将退休离开单位的老胥来说也是一样,也想早点看到老单位的新模样。

“不过能不能看到,还不好说呢!”老胥的语气有些悲观。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